質詢的點確實沒錯。目前的情況,我國高山軟硬體建設的確稱不上是對外國人友善的環境。 大家想到國際登山,一定會想到尼泊爾、日本、馬來西亞(神山)、肯亞(吉力馬札羅)等地,那麼台灣山岳的identity是什麼呢? 如果是我,應該會稱呼台灣為「The Island of Mountains」,山之島。這麼小的地方擠了世界上密度第一高的3000ers,你說厲害不厲害? Tags: 5 comments 12 likes 0 shares Share this: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About author 進入社會數年之後,受「臺灣人一生一定要做的三件事」影響,我以菜鳥之姿跟團登上玉山主峰。那是個天空異常清朗的一月天,日出雲海的美景深深地撼動了心靈,也讓我萌生完登百岳的念頭。 奈何工作忙碌,難得空閒,我逐將這份熱愛轉向了山域歷史、人文與政策,但不久後就發覺臺灣人其實非常缺乏這方面的資訊。於是呢,我創立了以「城市山人」為名的個人媒體,盼望自己能為心愛的山林略效棉薄之力。 我只是一位再平凡不過的山友和都會白領,但我相信透過不懈的努力,一定能讓環境變得更好。 居於城市的我愛爬山,也愛寫山,但不是自然景物與行程紀錄,而是山與人的關係。 51944 followers 48582 likes "https://mountainurbanite.com/" View all posts